恩京的书房

第1203章  省委组织部空缺了副部长

2014年04月20日Ctrl+D 收藏本站

关灯 直达底部

侯卫东满脑子都是省委组织部,突然想起来朱建国安排的调研任务还没有通知陈曙光,便拔腿走出办公室。

本来,以他和陈曙光的关系,完全可以打个电话说一声,不过,正因为关系交好,他才决定亲自登门。作为秘书长,有些事情可以通过电话解决,但是对于不同的对象,仅仅靠打电话就显得轻浮了。

腿勤,永远是秘书不能丢的立身之本。

陈曙光的办公室就在走廊另一侧尽头,侯卫东走过去,发现门关着,这就意味着屋里肯定没人。

这也是省委不成文的规定。由于常委办公的一层有专门值班室,闲杂人员根本进不来,所以常委们只要在家,都不关门,久而久之,就成了习惯。

他还是没有打电话,而是转身向楼下走去。

作为秘书长,他十分清楚各常委的日程安排,今天陈曙光没有重要活动,不在常委办公室,十有八九就会在省委组织部内办公。

这也是机关一个特点,为了工作方便,兼任部门职务的常委,除了常委办公室,在各自部门另有办公室。

组织部就在下一层,来到省委组织部办公室,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年人快步走过来,热情地道:“侯秘书长,您怎么过来了?陈部长在办公室,请跟我来。”

敲了门进去,陈曙光正在办公桌后打电话。看到侯卫东进来,他对着话机低声说了句“就这样”,然后迅速从办公桌后走过来,笑道:“秘书长大驾光临,有失远迎啊。”

又转身对中年人命令道:“小廖,把上午活动取消!”

侯卫东连忙摆手:“陈部长,不用不用,就几句话,很快。”

中年人是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廖然。他麻利地冲了茶,对着侯卫东礼貌地做了请的姿势,然后无声地关了门出去。

陈曙光省委书记秘书出身,一向强势惯了,又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说一不二,侯卫东很理解。如今,一般的省直机关一把手,不少都是土皇帝,何况是省委常委级别的一把手?

二人面对面在沙发坐下,公事其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,侯卫东转达了朱建国的意思以后,陈曙光自然一口答应。省委书记拉着去调研,这就是第一位的政治任务,别说没事,就是有再大的事也得推掉。

恩·京*の*书·房 ww w · e N J i n G · Om

侯卫东和陈曙光虽然因朱小勇认识,二人以后的交往,朱小勇的影子却越来越淡。特别是陈曙光突然杀回岭西,侯卫东又梦幻般任了省委秘书长,不知不觉间,两人都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。

尽管如此,在进门的一瞬间,侯卫东还是有些恍惚,仿佛走进初任茂云组织部长朱小勇房间一样。

天南地北扯了几句,知道陈曙光还有活动,侯卫东起身告辞:“曙光兄,你先忙,抽时间咱哥俩再叙。对了,我看你这几天一直在楼下办公,很忙?”

秘书长,很多时候要代表书记交待工作,在某种程度上,就是省委书记的化身。陈曙光是组织部长,自然清楚这一点,再加上侯卫东目前不是常委,在一定程度上二人没有竞争,更没有利益关系,陈曙光也就没有什么隐瞒。

他咧咧嘴,对侯卫东苦笑道:“不瞒老弟,省委有日子不动干部了,我估计近期可能会研究一批,所以,这段时间部里正在做前期准备,我来部里时间不长,再打了无准备之仗,朱书记那里过不了关啊。”

侯卫东道:“老兄,小弟佩服得很哪,依你陈老兄如此敬业,怕是朱书记要表扬啊。”

陈曙光依然有些愁眉苦脸,道:“老弟,你没干过组织部长,全省几千名处级干部的备案,近千名厅级干部日常管理,梳理一遍,工作量实在太大,关键是我现在缺兵少将啊。”

侯卫东笑道:“老兄这是逗我玩哪,你是组织部长,看上谁就调谁,你这里缺人手,不可能吧?”

陈曙光摇摇头,道:“老弟有所不知,我不是缺具体干活的,是缺替我领着干活的。”

侯卫东反应很快,顺口问道:“是缺副部长?”

陈曙光点头道:“是啊,几个副部长退的退,转的转,走的走,现在除了老芶、老廉和新上来的小徐,还缺两个副部长,我给朱书记建议过几次,朱书记都没松口,还望老弟也在书记那里多美言啊。”

侯卫东心里莫名动了一下,嘴里说着“客气客气”,二人握手告别。

一直回到自己的办公室,侯卫东耳边似乎仍在回响着刚才陈曙光的话。

本来,他首先想到的还是将杜兵派回去,可是很快否定了。

杜兵从省委组织部出来时已经是副处长,到县里任了副书记,由于打不开局面,只能回了省纪委解决正处,如果再回省委组织部,做处长亏了些,做副部长还显得嫩了些。从内心来讲,几个秘书中,他应该算是不太成器的,至少不适合在基层打拼。

现在的几个手下中,谷云峰、晏春平等人都在县里担任要职,这时候离开,对他们的发展并不利。楚飞只是正科,运作他进省委组织部倒不是什么难事,可是他职务偏低,到了这个部门也只能低调做事,接触不到厅级干部的信息,也就提供不了什么服务。

突然,他一拍脑门,咧着嘴笑了:“真是踏破铁鞋,哪里还有比她更合适的人啊。我一直从处以下干部里挑选,如果能直接放上一个贴心的副部长,岂不是更加妙哉?”

杨柳,把杨柳运作到省委组织部,既解了她在茂云的尴尬局面,又脱离了长期从事的服务领域,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,能够担任副部长,绝对是一箭无数雕的好棋!

侯卫东喝了一大口茶,嘿嘿地笑了。

有了这样的念头,脑子里又反复出现着茂云部下们的名字,侯卫东突然很想念这些老伙计们。

他看了看朱建国的日程安排,晚上没有活动,心一横,打了楚飞电话:“楚飞,你到我办公室来。”

这些天,楚飞在办公室上班,心里也是时刻牵挂着侯卫东。

虽然省委办公厅的办公室是个综合部门,工作量也很大,办公室主任薛传义也知道楚飞的底细,直接给他安排了二科副科长并明确主任科员,但是楚飞的心却一直在侯卫东那里,作为一个称职的秘书,他很清楚,一个用惯了秘书的领导,突然身边没有个熟悉的人,滋味是很难受的。

接到电话,楚飞几乎是一溜小跑来到侯卫东办公室。

“秘书长,我来了!”尽管知道没有别人,毕竟是在办公室,楚飞还是记得侯卫东的教诲,没有再称呼侯书记。

尽管两人都在办公厅上班,平时碰面的机会并不多,看到楚飞气喘吁吁的样子,侯卫东笑了:“小楚,你这是干什么,以后在办公厅不要这样,我又没有特别的急事,在机关,沉不住气,是最大的忌讳。”

能够被老板召见,就是被批一顿,楚飞也不在乎。他习惯性地看了一眼侯卫东的茶杯,很明显的,杯口上有一圈淡淡地茶渍,二话没说,拿了杯子就走到外间的水龙头上,仔细地将杯子洗的干干净净,又放回到侯卫东的办公桌上。

侯卫东并没有阻止,只是看着自己贴身的小秘书忙来忙去。等楚飞收拾妥当,他才道:“晚上有事吗?没事的话联系个饭局。”

他刷刷地在纸上写了几个名字,看的楚飞心花怒放。

只见纸条上写着:杨柳,任林渡,谷云峰,李世秋,罗金浩,楚休平,晏春平,韩明,个个都如自己的亲人一般,仿佛每个人都站在自己面前。

“秘书长,请放心,我马上联系,安排在哪里?”

尽管侯卫东有足够的权力安排到殷素素管理的岭西宾馆,他还是很谨慎地道:“金星和华社裕国贸都太扎眼了,安排在台海吧,告诉他们,如果确实有事走不开,也不要太勉强,另外,不要声张。”

“明白!”楚飞少有的干脆利索。

侯卫东想了想,又道:“你联系一下省纪委的杜兵处长,让他晚上也参加。”

“好的,我马上联系。”杜兵是老板的第一任秘书,楚飞自然知道他在侯卫东心中的份量。

楚飞走了以后,侯卫东似乎也受了些感染,中午吃过饭,翻腾的思绪使得大脑异常兴奋,想午休一会儿,怎么也睡不着。

下午上了班,按计划是陪同朱建国到省人事厅调研医保试点工作,正准备到朱建国办公室,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,侯卫东看了看号码,并没有太留意,好像是一串固定电话,想了想,又返回办公室,接了起来。`

“是卫东吧?我是吴英。”

侯卫东脱口而出:“是吴阿姨,你好,我是小侯。”

吴英的声音很柔和,听上去很舒服:“还小侯啊,都省委秘书长了。”

在北京的会议上,蒙豪放的名字赫然在册,如果不是女儿的病情,侯卫东说什么也会想办法联系一下,可是如今他和蒙家并没有过多的直接联系,便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
此刻,吴英打来电话,他自然非常高兴,冲口说了句:“吴阿姨,在您面前,我永远是小侯,对了,你这是在哪里?”

吴英笑出声来:“看来秘书长比市委书记要忙啊,你看看号码,我在北京的家里。”

侯卫东愣了一下,他听任林渡多次说过,在北京,想拜访某位领导,最难打听的不是手机号码,也不是住处,而是住宅电话。

如果领导不想接见你,打手机他可以不接,接了也可以找理由推迟,至于住宅,如果事先得不到允许,就是知道地方,也不敢贸然过去,这是大忌。

所以,即使侯卫东,也只有吴英的手机号码,此刻,吴英用家里的电话打过来,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,显然是表明一种姿态。

侯卫东看看时间,离集合只有不到五分钟了,他如实告诉吴英:“吴阿姨,我马上陪朱书记到人事厅开会,能否过一会打给您?”

吴英知道侯卫东不是撒谎,道:“可以,我都在家,你打家里吧。”

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“新农合”工作,在中央会议和文件的双管推进下,已经在岭西全身推开,但是实行之初,遇到了很多新问题,先期推行的茂云虽然为全省积累了很多经验,可是毕竟只是一个地区,推广到全省,依然阻力很大。

下午的调研,分管副省长潘辰栋和组织部长陈曙光都参加了,省委组织部副部长、省人事厅长廉康做了汇报。

廉康局长的汇报,重点集中在两个核心问题,一是财政的补贴资金总量少而且不能及时到位;二是对即将出台的居民医保办法争议较大。

侯卫东是北京会议代表,他自然清楚,17大报告中,提出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,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社会建设,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,使人民病有所医。

其实,早在1998年,我国就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,目前没有医疗保障制度的,主要是城镇非从业居民,包括没有保险的老人、城镇化的失地农民、自由就业者、中小学生等等。

至于侯卫东在茂云先期推进的,主要是2003年国家已经启动、但是限于财力,并没有强制全面的推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。

八月份的全国专项会议,朱建国和乔志民都参加了,加上17大对此项工作的要求,岭西省委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,可是苦于财力不足,一直没有很好的破解办法。

这项工作,尤其是先期,说白了,核心就是一个钱的问题,由于居民缴费量很少,财政投入相当大,缺口惊人。

听完汇报,朱建国一时没有表态,他看了看潘辰栋和陈曙光,道:“老潘,曙光,据我所知,甘宁和清江都是较早实行这项政策的省份,你们是如何解决的?”

潘辰栋道:“说来甘宁的财政比不上岭西,当时省委省政府也是咬牙落实了此项政策,一开始也是主要靠财政补贴。”

陈曙光在清江任副省长时,就分工负责这一块工作,对此他颇有体会,说起来竟然比潘辰栋还要头头是道:“清江的情况要好一些。资金紧张,主要体现在医院自身和药品的支付上,这方面,清江坚决地实行了药品招投标制度,费用降下来不少,当然,财政投入也是免不了的。”

“其实,当时清江的焦点不是集中在这个方面,而是刚才廉部长谈到的医保门规问题,由于全国没有统一规定,各省的做法不一,造成当时的争议也是比较大。”

医保的报销问题,历来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。哪种检查可以列入医保范围,哪种必须自费;胸透可以解决的,做了CT怎么办;吃药可以解决的,住院了怎么办;国产药可以解决的,用了进口药怎么办,诸如此类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不少地方开始制定相关的制度,就是陈曙光提到的医保门规。

说白了,医保门规,就是指医保中规定的可以在门诊治疗、列入报销范围的情况。只不过,各地规定的各类五花八门,有的只规定了3-5种,有的则规定了几十种。

前期,以岭西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为主,也到国内部分省市进行了调研,目前提出来的医保门规,一共有40种,这个数量,在全国属于偏高。可是即便如此,由于岭西党政机关的医疗待遇一直较好,仍不免触动一部分人、特别是老干部的利益。

听了二人的介绍,朱建国仍然没有表态,他转向侯卫东,道:“卫东,这项工作你也牵一下头,让省委、政府两家研究室参与,重点是调研审核医保办法的合理性,总的原则是既是降低财政投入,又不能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。”

侯卫东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以后会如何发展,只是凭直觉感到有一定难度。

按照侯卫东的性格,充分运用上级政策,紧密结合基层实际,时不时打点差边球,降低负面影响,甚至利用反面典型,把坏事变好事,这本身就是他的强项。

从上青林修路开始,建石场,殡葬改革,绿化老场镇,处理基金会收购存款凭证,益杨新管会记者采访,科委建基地,农机水电局建疗养院等等,无一不是他的杰作。

所以,他虽然看到了潘辰栋、陈曙光当时诡秘的一笑,可是看到更多的是廉康期盼的目光,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任务。

临走时,廉康很主动地悄悄对侯卫东道:“侯秘书长,有你亲自挂帅,我们就放心了,近期我把详细情况给你专程汇报一次,你可要多指导啊。”

廉康虽然挂着省委组织部副部长,但是工作重点在人事厅,侯卫东和他并不是很熟悉。可是既然接下了这个活,就要想办法办出个样来,这是侯卫东一贯的作风。

等回到省委,时间已经接近五点。

侯卫东连水也顾不上喝,用手机回拨了吴英的电话:“吴阿姨,我回到办公室了,有什么指示您请讲。”

 

发表评论